在工业检测与产品研发中,低温试验箱的精准运行直接关系到试验数据的可靠性。为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检测结果偏差或设备故障。
一、严控安装环境,保障设备基础运行条件
低温试验箱需安装在通风顺畅、湿度适宜的干燥区域,这是因为潮湿环境可能导致设备电路受潮短路,而通风不良会影响设备散热效率,进而干扰低温控制精度。同时,务必确保设备周围至少预留 30 厘米的空旷空间,避免障碍物阻挡气流循环,既便于设备日常维护,也能防止因局部散热不畅引发的部件老化加速问题。
二、规范电源配置,规避电气安全风险
设备的标准供电需求为 50Hz、220V 交流电,在连接电源前需重点核查两项内容:一是供电线路的功率必须大于设备总功率,若功率不足,启动时易出现电压过载,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,甚至烧毁内部电气元件;二是电源必须配备符合安全标准的 “接地” 装置,良好的接地可有效释放静电、避免漏电风险,保障操作人员安全与设备稳定运行。
三、科学选择与添加液体介质,匹配试验温度需求
液体介质是低温试验箱实现温度控制的核心载体,添加时需遵循 “量够、质对” 的原则:
添加量要求:介质注入箱体内后,液面高度需高于工作台板至少 2 厘米,若介质不足,可能导致工作台板受热 / 受冷不均,影响试件温度传导效果。
介质类型选择:需根据试验设定温度合理匹配,具体对应关系如下:
当试验温度≤5℃时,建议选用酒精作为介质,因其冰点低,可避免低温下介质结冰影响循环;
当试验温度在 5-80℃区间时,优先选用蒸馏水或纯净水,这类介质杂质少,不易在管路内形成水垢,减少设备堵塞风险;
当试验温度在 80-90℃时,需改用水油混合液,兼顾导热性与稳定性;
当试验温度在 90-100℃时,应选择专用导热油,其耐高温性能更优,可防止介质高温变质。
具体介质选择需结合实际试验需求与设备说明书建议,不可随意替换。
四、遵循标准操作流程,严禁擅自修改参数
设备启动前,需仔细阅读操作手册,按照 “预热 - 参数设置 - 试件放入 - 启动运行” 的顺序操作。试验过程中,严禁擅自修改已设定的温度、时间等核心参数,仅在确认测量值出现明显偏差(如经校准发现数据不准)时,由专业人员按照校准规范调整参数。随意修改参数不仅会导致试验数据无效,还可能超出设备运行负荷,引发压缩机过载、温控系统失灵等故障。
此外,低温试验箱的使用细节远不止上述四点。通常设备厂家在交付时,会安排技术人员为操作人员提供专项培训,内容涵盖设备日常维护(如定期清洁滤网、检查管路密封性)、常见异常判断(如温度不达标的原因排查)等实用知识。建议操作人员认真参与培训,留存厂家技术支持联系方式,以便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及时获取专业指导,最大程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保障试验工作高效开展。
若您有低温试验箱的采购或技术咨询需求,可关注专业试验设备生产企业,这类企业通常能提供多型号设备选型建议与全周期技术服务,部分企业还支持实地考察与定制化方案洽谈,可根据自身检测需求选择合适的合作方。
|